近年來,彬州市豳風街道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chuàng)新“楓橋經驗”實踐,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深入推進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機制,隨時排查、化解、上報矛盾糾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成效。
創(chuàng)建特色調解工作室,放大品牌效應。建立健全人民調解委員會8個,共有調解員26名,滿足群眾不斷拓展和提升調解服務新需求。嚴格設立程序,明確標準,實現規(guī)范運轉,充分發(fā)揮綜治中心、村“說事議事室”的職能作用,針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按照糾紛性質交由調委會有針對性的進行調處。對涉及采空安置類的糾紛專門成立包案穩(wěn)控小組,由街道辦負責對接相關部門盡快解決;對村民之間的口角類糾紛由調委及時介入調解,妥善處置。
依托網格化管理,細化矛盾糾紛排查責任。充分運用廣泛的群眾基礎,構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排查機制。排查工作堅持在“細”字上下功夫,從點和面上深入分析排查,做到“三結合”,即結合社情民情排查,結合重點時段、敏感時期工作排查,結合人居環(huán)境整治、掃黑除惡、鄉(xiāng)村振興等當前重點工作有針對性排查,重點突出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重點問題的排查,做到矛盾糾紛早發(fā)現、早處置,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
推進隊伍職業(yè)化建設,激發(fā)工作激情。調解隊伍整合了村干部、退休老師、鄉(xiāng)賢能人、法律顧問、法務支書等力量,實現各盡所能、協同配合。定期學習提升,使調解員學有方向、調有榜樣、趕有目標,激發(fā)和調動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供稿:彬州市豳風街道)
責編:張穎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