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青年學生在暑期實踐活動中緊扣“大思政課”建設要求,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挺膺擔當、施展抱負,到基層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近日,陜西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人工智能學院第四期“牽手計劃”實踐團一行13人,赴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zhèn)雙白果村開展為期9天的“愛心支教”社會實踐活動。
夏日蟬鳴又相聚,經(jīng)年實踐共成長。7月11日,陜西科技大學第四屆暑期支教夏令營在大安鎮(zhèn)雙白果村正式開營,為鄉(xiāng)村孩子們帶來各類特色課堂。從浩瀚無垠的天文課堂,到神秘奧妙的生物課堂;從流利動聽的普通話學習,到筆墨潤心的書法練習;從非遺傳承的漆扇制作,到匠心獨蘊的國畫繪制。孩子們在這個暑期,不僅樂享其中,還能學到新奇的各樣知識,實踐隊員們與孩子們一起成長,感受到孩子們對知識的熱愛和求知渴望,也感悟到人生就是在實踐中啟迪智慧,在奉獻中獲得升華。
奮楫揚帆青年夢,篤行不怠啟童智。此次社會實踐團授課共計35個課時,惠及40多名鄉(xiāng)村兒童,其中不僅有鄰村的家長將孩子送到雙白果村上課,還有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都來上課的孩子們,對實踐團的到來十分期待。村支書告訴我們:“小孩子們天天問你們啥時候來,你們還沒來他們就知道來的是哪些哥哥姐姐、有多少人,比我們消息還靈通哩!”同學們聽完一個個信心十足,緊鑼密鼓的開始上課,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場趣味橫生的知識盛宴。
特色非遺文化課,共繪傳承新篇章。在課程安排中,有一節(jié)特殊的課程,是在非遺文化——漆扇的制作課上,孩子們用自己豐富天真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了一柄柄五彩斑斕的漆扇。一個小女孩害羞地詢問給他們上課的大學生們,“可不可以給我的扇子上簽名”,大家紛紛落下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的占據(jù)了一小塊地方,害怕破壞了她漂亮的扇子,可小女孩卻讓她最喜歡的老師將名字簽在了最頂端。短短時間,實踐團就與孩子們結下深深情緣,在這場心與心的相識中,四年書寫的青春詩篇讓雙白果村、陜科大兩地有了深深的牽掛和聯(lián)結,期待2025再次相遇…… (供稿:寧強縣大安鎮(zhèn))
責編:張穎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