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行動開展以來,子洲縣公安局始終牢記為民護航、為民解難、為民分憂的政治責任,始終堅持“群眾滿意”的工作標準,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事事緊抓不放的較真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創(chuàng)新“三化”工作模式,積極主動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全力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
聯合管理精細化,創(chuàng)新治理格局。子洲縣公安局高站位謀劃部署,高標準推進落實,組織民輔警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集中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和大化解,及時掌握隱患線索,通過群防群治實現工作聯動、矛盾聯調、問題聯治、平安聯創(chuàng)。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嚴格跟蹤督導,持續(xù)提升基層綜治水平和能力。子洲縣公安局始終堅持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將轄區(qū)綜治網格與警務網格相連,建立“1+1+N”(1個綜治網格員+1個警務網格員+N個調解員)調解機制,制定調查走訪、采集信息、排查隱患、治安預警等工作聯動流程圖,實現警格與網格無縫銜接,逐步確立“矛盾格中調、風險格中控、案件格中防、要素格中采、服務格中優(yōu)”共治格局。7月份以來,子洲縣馬岔鎮(zhèn)村民劉某和張某因地界劃分、土地占用等問題,糾紛不斷,最后導致雙方大打出手、毀壞對方農作物,本著從根源上化解矛盾糾紛的理念,由馬岔派出所牽頭,聯動法庭、鎮(zhèn)村兩級干部和網格員,經過多次現場勘察、查找依據,耐心釋法、釋理,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共治調處多樣化,創(chuàng)新調解模式。子洲縣公安局以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馬蹄溝派出所為示范引領,立足流動人口多、矛盾類別集中等情況,堅持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準柔性調解與規(guī)范執(zhí)法的契合點,先后創(chuàng)新分級調解、村干部調解、派出所調解、網絡調解、庭審調解等工作法,推動由單一調解到多樣調解加速轉變。此外,組織民輔警定期回訪,了解雙方當事人履行協(xié)議情況,督促責任方如約履行協(xié)議,鞏固調解成果。
近期,馬岔派出所成功調解一起因婚戀退還“彩禮”問題引發(fā)的矛盾糾紛。當事人劉某送來了“公正高效助調解,定紛止爭促和諧”的錦旗,表達了對派出所民輔警多次電話溝通,現場調解,以案釋法,促成這一糾紛得到妥善解決的激動心情。
宣傳推進融合化,創(chuàng)新宣傳模式。子洲縣公安局堅持常態(tài)開展走訪宣傳,定期組織民警輔警、網格員深入社區(qū)、商鋪、單位及村莊、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擺放宣傳展板、以案釋法和以案釋理等形式,結合常見的矛盾糾紛類型,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合法方式反映訴求。今年以來,累計出動警力500余人次,發(fā)放宣傳資料1.2萬余份,走訪群眾3000余人次。
同時,創(chuàng)新融合宣傳模式,針對街面案事件的特點,持續(xù)加大街面巡邏防控力度,將矛盾糾紛排查、法律法規(guī)宣傳有機融合到治安巡邏防控中,及時化解人員密集場所產生的各類矛盾糾紛。此外,還充分依托“線上+線下”宣傳模式,利用電子屏幕、抖音平臺和公眾號等新媒體,向群眾推送法律常識,講述真實案例,引導群眾樹立“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識,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發(fā)生。?(圖/文?馮佳慧)
責編:張穎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