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防汛備汛工作,丹鳳縣龍駒寨街道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通過壓實責任、排查隱患、強化應急、保障物資等措施,全面筑牢防汛安全防線,確保群眾安全度汛。
壓實責任,織密防汛網(wǎng)絡。街道成立防汛抗旱指揮部,由黨工委書記和辦事處主任擔任“雙組長”,班子成員、站(辦)負責人、村(社區(qū))書記全員參與,形成“街道—村(社區(qū))—網(wǎng)格”三級責任體系。同時,組建了1支50人的街道應急搶險隊和40支村級應急隊(每隊不少于20人),明確分工到人,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頂?shù)蒙稀?/p>
緊盯隱患,打好防汛前戰(zhàn)。針對轄區(qū)內的35處滑坡體、1個尾礦庫和2個棄渣場,街道實行“專人巡查+動態(tài)監(jiān)測”,設立警示標志,并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對危房戶逐一建檔,詳細記錄位置、戶主信息和風險等級,安排村干部“一對一”盯防,確保隱患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
實戰(zhàn)演練,提升應急能力。街道修訂完善防汛預案,指導40個村(社區(qū))制定“一村一策”應急方案,重點突出“防、搶、撤”措施。針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建立幫扶臺賬,明確轉移責任人、路線和安置點,并組織實戰(zhàn)演練,確保群眾熟悉逃生流程。
備足物資,確保保障到位。街道設立防汛物資儲備庫,各村(社區(qū))同步設立儲備點,備齊編織袋、擋水板、鐵鍬、救生衣等物資,定期檢查更新。此外,對衛(wèi)星電話操作員開展專項培訓,確保在斷網(wǎng)、斷電、斷路“三斷”情況下通訊暢通。
全民動員,共筑安全防線。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入戶宣傳等方式,向群眾普及防汛知識,鼓勵村民參與風險排查和預警傳遞,形成“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
下一步,丹鳳縣龍駒寨街道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態(tài)度,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徐召 劉海俠)
責編:劉朋濤
編輯: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