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近期召開的全市文物安全形勢研判會以及文物安全(消防)培訓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全體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筑牢安全“防火墻”,8月5日,隴縣博物館聯(lián)合圖書館組織全體干部職工、保安人員及志愿者30余人開展了一場實戰(zhàn)化消防演練。從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到實操演練,全程緊扣“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理念,為博物館安全運營注入堅實保障。
消防演練動員:繃緊安全之弦,守護文物根脈
演練伊始,局黨組成員、博物館館長發(fā)表了動員講話。他強調(diào):“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不可再生的歷史記憶,消防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生命線。全體人員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重視每一次演練、掌握每一項技能,將安全意識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别^長指出,本次演練不僅是對消防技能的實戰(zhàn)檢驗,更是對全體人員責任擔當?shù)目简灒蟠蠹艺J真學習、積極參與,確保在突發(fā)情況來臨時能夠“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切實守護好文物安全和人員安全。
消防知識講座:學懂弄通消防知識,筑牢理論根基
隨后,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教員開展了消防知識培訓。消防人員結(jié)合博物館建筑特點、文物存放環(huán)境及常見火災隱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消防安全核心知識:詳細講解了火災的成因、預防措施以及不同類型火災的應對方法;介紹了火災發(fā)生后的報警技巧、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以及在火災中如何進行安全疏散和自救互救。講解過程中,教員還通過案例分析,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火災的危害性和初期撲救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了“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的意識,切實提升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實操演練:實戰(zhàn)練兵,掌握技能
室內(nèi)培訓后,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拉開序幕。展廳前,模擬火災現(xiàn)場的火盆燃起熊熊火焰,真實考驗著每一位參與者的應對能力。在消防人員的細致指導下,安保人員進行了消防栓與水帶連接及消防栓快速出水演練。甩水帶、接接口、開閥門、抱水槍,動作要求一氣呵成。沉重的裝備考驗著體力與協(xié)作,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平日訓練配合默契的重要性。在滅火器實操環(huán)節(jié),從干部職工到保安、志愿者,輪番上陣?!疤帷?、握、壓”——大家按照口訣,沉著對準火焰根部噴射。簡單的疏散引導演練中,工作人員與志愿者迅速轉(zhuǎn)換角色,成為現(xiàn)場疏導員,引導“觀眾”保持冷靜,彎腰低姿,沿著清晰標識的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至館外指定安全集結(jié)點。整個疏散過程組織高效,展現(xiàn)了良好的應急反應能力。
此次消防演練通過“理論+實操”的形式,讓全體人員在實踐中深化了安全意識、熟練了應急技能,為博物館常態(tài)化消防安全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我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xù)完善消防安全預案,定期開展各類消防應急培訓,用責任與行動守護好歷史文化遺產(chǎn),讓文物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綻放永恒光彩。(供稿:隴縣博物館)
責編:杜鵬飛
編輯: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