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41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銅川市裕豐園小學特推出“先生精神鑄師魂 學子風貌寫人生”最美豐實教師事跡展播活動,這些老師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在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古娟婷,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銅川市新區(qū)裕豐園小學六年級三班班主任,同時承擔語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工作。深耕教壇19載,她始終扎根教育一線,以“愛心、責任、創(chuàng)新”為標尺詮釋教育真諦,先后斬獲“區(qū)級優(yōu)秀教師”“區(qū)級新時代好老師”等榮譽,多次獲學校表彰,其腳踏實地的作風、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與默默奉獻的精神,贏得了家長的廣泛贊譽與學生的由衷信賴。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她高度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備好每一節(jié)課,講好每一節(jié)課”是她從未動搖的教學原則。日常教學中,她善用鼓勵式教學,只要學生有細微進步,便及時給予肯定,用正向激勵為學生注入強勁的學習動力。
班主任工作里,她創(chuàng)新開展班級管理,以愛心與耐心溫暖學生成長路。對待學生,她始終踐行“四心”教育法:用“愛心”守護班級每位學生,不讓一人掉隊;用“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用“耐心”引導學生化解成長困惑,穩(wěn)步前行;用“恒心”幫扶“潛能生”,反復溝通、耐心輔導,從不輕言放棄。
她是班級里的“多面手”:傳授知識時,是循循善誘的引路人;關心學生疾苦時,是無微不至的“慈母”;日常交往中,是能交心談心的摯友;面對學生違紀時,又化身“醫(yī)生”,精準找到問題根源,對癥下藥引導改正。19年教育生涯,“愛學生”是她不變的初心與著力點。她曾用真摯關懷,讓失意的學生重拾信心、熱淚盈眶;她曾用溫暖愛心,為迷茫的學生揚起理想風帆。她不僅教學生知識,更教他們做人道理與生活智慧,助力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教育之路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新起點。我們堅信,在教育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古娟婷老師會始終保持初心,在教書育人的路上繼續(xù)探索、前行,為孩子們的夢想助力,為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郝亞慧,1970年9月生,本科學歷。1995年9月參加工作,銅川市新區(qū)裕豐園小學英語教師,英語教研組組長,家校共育領導小組專干。
愛生如子,細致如入微護桃李。郝亞慧老師從教30年來,始終扎根教學一線。以“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引航者”為信念,在三尺講臺書寫平凡而又閃光的教育篇章。郝老師至今還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作為一名老教師他用愛心、細心、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凡是她帶過的學生,都從她那里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愛。她用無私的愛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關心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給學生春風化雨般的溫暖和呵護。她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她來自內心深處的愛。
腳踏實地,嚴謹細實現作風。在工作上她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一直都是腳踏實地,細致入微,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更是精益求精,在教學中始終踐行“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拒絕照本宣科,至力于讓課堂活起來的理念,作為班主任,她堅信教育是“心靈喚醒心靈的過程”,她用耐心與愛心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暖心人。她深知教育是每天都做著平平淡淡的小事,但是能把平平淡淡的小事做好,那就不簡單。從教30余載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把“教師”二字刻進了骨子里,她常說:“看著學生從懵懂走向成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這份對教育的赤誠與熱愛,正是他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最動人的底色。
以身垂范,引領團隊共進步。 “獨行近,眾行遠”,在郝亞慧老師的周圍,圍繞著一群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老師們,這就是她們的英語組團隊。這個團隊在她的帶領下,多次得到上級的表彰,多次獲得“文明教研組”的稱號,也取得了不菲的佳績,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相信在美好的未來,郝亞慧老師在教育這條道路上上會越走越遠。
黃詩琦,1996年12月生,本科學歷,2019年畢業(yè)于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2020年參加工作。銅川市裕豐園小學音樂教師,鼓號隊打擊樂指導教師,少兒爵士舞社團指導教師,榮獲多次優(yōu)秀指導教師稱號。
以樂為媒守師德,潛心教學育童心。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黃詩琦老師始終以師德為帆,以音樂為槳,在教學中守護學生的藝術初心。每節(jié)課前,都會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精心挑選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意義的曲目,將樂理知識融入動畫、故事與游戲中,讓枯燥的音符變成生動的“音樂小伙伴”。面對不同音樂基礎的學生,秉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對五音不全的孩子耐心示范、逐句指導,對有天賦的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鼓勵他們編排小型音樂劇。課堂上,不僅教學生唱歌識譜,更借《歌唱祖國》《讓我們蕩起雙槳》等作品,傳遞愛國情懷與美好情感,用溫暖與專業(yè),讓每個孩子在音樂中收獲快樂、涵養(yǎng)品格。
深耕音樂課堂,涵養(yǎng)師者風范。深耕音樂教育領域,將師者風范貫穿于課堂教學與社團指導的全過程。課堂上,黃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用生動的講解和示范激發(fā)學生興趣,從不因學生調皮或音樂基礎薄弱而敷衍,始終以溫和耐心的態(tài)度引導學習。在社團時間她全力投入鼓號隊與舞蹈社團的排練工作:鼓號隊訓練前,提前制定詳細計劃,從樂器保養(yǎng)、握姿技巧到隊列排布逐一細化,對節(jié)奏不穩(wěn)的隊員單獨輔導,用“分段練習+整體合練”幫團隊提升默契;,舞蹈社團排練時,結合學生肢體條件調整動作難度,手把手糾正姿態(tài),關注內向學生的參與度,用鼓勵式教學幫他們克服怯場。每次活動后,及時總結問題,與學生溝通改進方向,同時主動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以嚴謹態(tài)度和高尚情懷,讓藝術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助力。
以藝修己強素養(yǎng),以愛執(zhí)教顯擔當。踐行師德師風,于黃老師而言,是“以藝修己”與“以愛執(zhí)教”的雙向奔赴。日常堅持每日練琴、練習聲樂技巧,積極參加市區(qū)組織的師德培訓與音樂教研活動,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育人經驗,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與師德認知。在教學中,以“愛”為核心,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當學生因學業(yè)壓力對音樂失去興趣時,黃老師會用輕松的歌曲與有趣的課堂游戲激發(fā)其熱情;當學生在表演中緊張怯場時,用鼓勵的眼神與掌聲給予信心。她始終堅信,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滿懷愛心執(zhí)教,才能以扎實的藝術功底與堅定的教育擔當,成為學生音樂路上的合格引路人。(供稿:銅川市新區(qū)裕豐園小學)
責編:杜鵬飛
編輯: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