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迎來建隊76周年紀念日。勉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各校區(qū)分別開展以“強國復興有我 爭當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少先隊建隊日暨新隊員入隊相關活動,用滿滿的儀式感為隊員們留下難忘的成長印記。
天蕩校區(qū)
在建隊日當天,天蕩校區(qū)的活動氛圍熱烈而莊重。


第二批即將加入少先隊的二年級同學,在各中隊輔導員的精心組織下,提前扎實學習入隊前“六知、六會、一做”相關知識,從少先隊的歷史沿革到基本禮儀規(guī)范,從隊員的權利義務到行為準則要求,輔導員們耐心講解、細致指導,確保每一位準隊員都能清晰認知、熟練掌握。


活動現場,鏗鏘嘹亮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響徹校園,激昂的旋律不僅喚起了老隊員的集體記憶,更讓新隊員們感受到少先隊組織的蓬勃力量,召喚著全體隊員努力拼搏、樹立遠大理想。

隨后,新老隊員共同重溫入隊誓詞,整齊有力的誓言回蕩在校園,展現出少年隊員們堅定的信念與昂揚的斗志。
沔水校區(qū)
沔水校區(qū)同樣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建隊紀念日主題活動暨新隊員入隊儀式,將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強國使命的教育融入活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紅色種子在少年心中深深扎根,讓強國擔當融入成長歷程。


活動中,二年級各中隊成為準隊員們的“紅色課堂”。輔導員們通過生動的講述,帶領即將入隊的新隊員回顧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光輝建隊史,從少先隊的誕生背景到不同時期的使命擔當,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隊員們深刻理解了紅領巾所承載的責任與榮光。

同時,輔導員們詳細講解“六知、六會、一做”的具體內容,針對紅領巾佩戴方法、敬隊禮姿勢等實操環(huán)節(jié),更是親自示范、逐一糾正,確保每一位新隊員都能規(guī)范掌握少先隊禮儀,以標準的姿態(tài)迎接入隊時刻。


在莊重的儀式環(huán)節(jié),沔水校區(qū)的隊員們也共同重溫入隊誓詞,錚錚誓言凝聚著少年們的初心與決心。各中隊輔導員還向全體少先隊員發(fā)出倡議,號召大家繼承先輩的宏愿、牢記神圣的使命,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品格,始終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實際行動努力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用奮斗書寫青春篇章。
舊州校區(qū)


未來,集團將持續(xù)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容,引導全體少先隊員在黨的陽光照耀下、在少先隊組織的引領下茁壯成長,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日,“三秦家長學校”勉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分校舉辦“家庭教育先行骨干首期培訓”活動,特邀漢中家和盈成工作室團隊賦能指導,集團總校長呂俊光出席并致辭,各校區(qū)教師與家長代表共同參訓,凝聚起共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共識與力量。

本次培訓由漢中家和盈成工作室團隊三位資深專家組成核心授課組,以“提升家庭育人能力”為核心目標,帶來高質量知識盛宴。團隊成員包括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漢中市第五屆人大代表鐘靜,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黃瓊月,以及勉縣教體系統(tǒng)關工委主任胡秀明。作為深耕家庭教育領域的專業(yè)力量,該團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面向區(qū)域家長開展沙龍超2000場,幫助千余個家庭破解育兒難題,憑借扎實的實踐經驗與良好社會口碑,成為“三秦家長學?!焙献髦械闹匾瘟α?。

呂俊光在致辭中,緊扣“三秦家長學?!薄凹倚I鐓f(xié)同、賦能家長成長”的工作要求,深刻闡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關鍵價值。他強調,分校將以此次培訓為起點,聯(lián)動各校區(qū)教師與家長代表組建專業(yè)家庭教育骨干隊伍,為“三秦家長學校”在基層的常態(tài)化運行筑牢基礎,清晰指明了后續(xù)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推進方向。

培訓環(huán)節(jié),導師胡秀明圍繞“三秦家長學?!薄芭囵B(yǎng)品學兼優(yōu)孩子”的實踐需求,以《構建家庭命運共同體 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好孩子》為題展開專題授課。她從家庭關系搭建、親子高效溝通技巧、孩子品德與學業(yè)雙提升等維度,深入淺出講解如何打造充滿愛與支持的家庭育人環(huán)境,為家長和教師提供可落地的教育方法。現場互動熱烈,參訓人員圍繞“家校聯(lián)動落實育人目標”“日常親子矛盾化解”等話題分享思路、交流感悟,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此次培訓為“三秦家長學校”勉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分校的家庭教育工作注入專業(yè)動能,搭建起優(yōu)質協(xié)同育人平臺。未來,分校將持續(xù)以“三秦家長學?!惫ぷ饕鬄橹敢?,常態(tài)化開展家庭教育培訓與實踐活動,推動兩校區(qū)家校力量深度融合,讓“三秦家長學?!钡挠酥腔墼诨鶎有@落地生根,為每一位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10月17日,沔水校區(qū)舉辦師德大講堂活動。
數學教師葉苗作“愛與責任——教育最溫暖的底色”主題分享。她說“教育家精神不是懸于空中的理論,而是藏在‘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的堅守、‘把每節(jié)課講透’的執(zhí)著中”。
她從“愛的溫度”“責任的重量”“二者交融”三方面,結合實例詮釋踐行路徑:以“蹲下來系鞋帶”“側耳聽困惑”傳遞教育溫情,踐行“以生為本”;用“一題多解設計”“追問學習困難”彰顯專業(yè)擔當,秉持“精益求精”。她還分享感動瞬間——畢業(yè)多年學生反饋“您的話我記了十年”,坦言“甘于奉獻”的教育家精神是自己前行的動力。
分享尾聲,葉苗老師呼吁“以愛為火、以責任為柴,用教育家精神點亮學生未來”,引發(fā)在場教師強烈共鳴。(居雪蓮)
責編:杜鵬飛
編輯: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