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由陜西公共圖書館服務聯(lián)盟、咸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咸陽師范學院聯(lián)合主辦,咸陽圖書館、咸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咸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共同承辦的“石渠講壇——陜西公共圖書館服務聯(lián)盟公益講座”走進咸陽師范學院。本次活動以《鏡中秘語——中國千年古鏡文化》為主題,特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呼嘯擔任主講,200多名師生齊聚圖書館報告廳,在“古鏡”與“書香”的碰撞中,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閱讀之旅。

以鏡為媒:讓文物成為“活的典籍”,點亮校園閱讀新場景
主講人呼嘯老師以“閱讀古鏡”為核心視角展開分享:“每一面古鏡的紋飾、銘文,都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讀懂這些‘文字’,就是在閱讀一部濃縮的中國史?!彼麖氖澜玢~鏡發(fā)展史為切入點,深刻解讀了銅鏡的歷史生成意義,結(jié)合古籍文獻的記載、文物的銘文,解讀古鏡也需要‘以典籍為鑰,以紋飾為文’,才能解鎖其中的文化密碼。

以讀為橋:從“鏡中秘語”到“典籍對話”,構建深度閱讀體驗
講座中,呼嘯老師巧妙將古鏡文化與典籍閱讀相結(jié)合,帶領師生在“器物”與“文字”的互證中深化理解。在“紋飾的文化密碼”板塊,他用每個時代的銅鏡詳細解讀了先秦、春秋、戰(zhàn)國、隋唐、宋明清各個時期,銅鏡發(fā)展的脈絡,自有到盛,再到衰,銅鏡以自己獨特的技藝印證了中國上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

以文化人:讓“閱讀+文化”扎根校園,厚植師生人文素養(yǎng)
此次活動是圖書館延伸開展“文化育人+專業(yè)閱讀”課程體系的重要補充,未來將聯(lián)合更多文化機構持續(xù)推進有關“典籍、古籍、文物”等系列閱讀活動,讓師生、讓讀者們在“閱讀典籍+觸摸歷史”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聯(lián)動,正是為了打破“典籍藏于館”的局限,讓優(yōu)質(zhì)文化資源成為“可閱讀、可感知、可參與”的校園閱讀素材。“石渠講壇”作為公益文化品牌,未來將持續(xù)聚焦“閱讀推廣”核心,通過“專家講座+典籍推薦+實踐體驗”的模式,讓更多師生在“讀萬卷書”的同時,也能“品千年物”。
此次《鏡中秘語——中國千年古鏡文化》講座,以“古鏡”為切入點,以“閱讀”為紐帶,不僅讓師生領略了千年古鏡的文化魅力,更打開了“閱讀典籍、閱讀文物、閱讀文明”的多元視角,為校園閱讀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薛靜)
責編:杜鵬飛
編輯: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