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斌,中共黨員,高級教師,1998年畢業(yè)至今任教于路井鎮(zhèn)中學,從事數學教育教學,縣級教學能手。
《教育,向美而生》讀書心得
不知是生活磨平了自己的生活情趣,還是在日復一日重復的工作中忘卻了自己的初心。假期里,坐在陽光下靜靜品讀《教育,向美而生》,我感觸頗深,我仿佛看到了以前充滿陽光與期盼的自己,知道了如何尋找生活的樂趣,過好自己的生活。
《教育,向美而生》告訴每一個清楚或者迷茫的教師們,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其次,告訴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師,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
教師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是一種陽光進取的表現。當我們每天畫個精致的妝容,穿上適合自己的心愛的衣服的時候,相信我們也會有一個好的心情,當我們帶著好的心情來到教室的時候,與同學們會產生愉悅的共鳴,那么我們今天的教學也是愉悅的,孩子們與老師的相處也是愉悅的,難道這不是成功的教育嗎?
教師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僅是要過有品位的生活,而且要過有趣味的生活。有趣的靈魂才能影響有趣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浪漫有情調,有創(chuàng)意有新意,這樣我們的子弟才會在我們的帶領下一樣的有情趣,永遠用熱情擁抱生活。
工作再繁忙,永遠不要忘了問候自己的父母,關心自己的同事。身教重于言教,當我們把滿心友愛傳播給周圍人的時候,相信回饋我們的也是滿滿的愛,相信我們與孩子的交流也會是永遠特別的愉快。
讓我們放松自己,過一種有品有趣有情的生活,只要我們愿意付出真實的愛與行動,我們就能在生活中實現夢想,把夢想過成生活,這是一種多么富有美感的人生。
薛海龍,男,漢,中共黨員。現為路井鎮(zhèn)中學黨支部委員、美術教師。
《教育,向美而生》讀書心得
在工作之余,我閱讀了《教育,向美而生》一書,覺得這本書如暖暖的陽光,總是用歡喜的笑臉,陪著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春暖花開的日子。打開此書,僅僅是序言和自序中的點滴文字就讓我走進了一片詩意的天地。鄭英老師的教育,是學生們成長的路上,出現的種種“麻煩”,我們爭取給遇到困惑的學生給予幫助,給遇到挫折的學生給予支持,給陷入消沉的學生給予鼓勵,給浮躁虛榮的學生給予理智,給孤獨不幸的學生給予溫暖。
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三重境界:始境,形勝——形象上的悅目;又境,氣勝——氣質上的賞心;至境,格勝——靈魂上的高貴。愿我們不僅能成為學生眼中的淵博教師,更能成為學生生活的榜樣。工作時,執(zhí)一顆進取心,全力以赴;生活中,執(zhí)一顆悠然心,享受清風明月。極致的教育,極致的美;教育是最美好的,就是在最美好的時間,定格最美的學生和我們。
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當人面對外部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當人面對內部世界時,需要的則是鏡子。窗子讓我們看到外部的精彩,開闊我們的眼界,鏡子幫我們關照內部的真實,提升自己的境界。當然,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用鏡子觀照自己,提升境界。唯有在清醒中,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做更美的老師。書中的鄭英老師,一句真誠的夸贊,一張開心的笑臉,一束意外的花束,一份愛意濃濃的信箋,皆是對學生的回饋,皆是對美好教育付出的稱贊。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肯定學生的努力、肯定學生的進步、肯定學生的行為習慣、肯定學生的態(tài)度等等,這樣,定會讓他們遇見最美的自己。(范曉斌 薛海龍)
責編:劉鵬濤
編輯: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