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有言:“以百姓心為心”,說的就是“公心”。公心,是大公無私之心,是為人民利益著想之心。為政秉持公心,是黨員干部政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之要。
60后的鄢功林,,是平利縣三陽鎮(zhèn)尚家壩村第五村民小組組長。2010年7月18日,三陽鎮(zhèn)尚家壩村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村道被毀、全村停電、通訊中斷,鄢功林所在的五組和外界徹底失去了聯系。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他組織受災區(qū)域老老少少三次成功轉移,挽救了39人的生命,而他的家因來不及轉移物資在這場洪災中被泥石流完全掩埋,家產全部被毀。2012年他榮獲平利縣首屆道德之星見義勇為模范,2013年榮獲第三屆安康市道德模范。
鄢功林一心為公的工作作風,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忠誠與擔當,也激勵著廣大黨員干部在新的歷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和作風。修養(yǎng)“公心”,這既是黨對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對公仆的厚望,更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所必需的。(黃寶霞)
責編:張穎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