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們了,這么熱的天還為了我們的事兒從縣城跑到鎮(zhèn)上來,幫我們要到了拖欠了五六年的工資”。隨著法槌的敲定,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幫助農民工張某、陶某、王某等11人的“討薪之路”劃上了圓滿句號。
據悉,2018年,受援人張某等11人聽從包工頭周某和分包工程的華某的安排在蜀河鎮(zhèn)修建扶貧公路,工程完工后,包工頭周某并未及時向張某等11人支付勞務報酬,只向張某等11人出具了一張欠條,載明共欠張某等11人工資,共計18000元。多年來,張某等人持續(xù)催告周某支付勞務報酬,周某均以各種理由推諉,催告未果。無奈之下,張某等11人到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尋求幫助,希望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法律援助中心在了解詳細情況后,確認其符合法律援助申請條件,當即受理,審批并指派善于辦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太極城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許謹具體承辦。
承辦人許謹表示,本起農民工討薪案件的金額雖然不大,案情也不復雜,但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無小事,因此她在接受指派后便立即與受援人取得聯(lián)系并約見受援人,詳細了解案情,積極調查取證,準備了充分的訴訟立案所需的相應材料。同時,為了防止被告提前轉移財產,許謹為11名受援人分別代寫《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送至旬陽市法院棕溪法庭提交相關訴訟材料。該案調解過程中承辦人依次出具工資欠條等證據,庭審中據理力爭,最終被告同意當庭支付張某等11位受援人勞務報酬。
手握遲到六年的勞務報酬,11名農民工從“愁容”展“笑顏”,大家將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及援助承辦人團團圍住,你一言我一語的表達著感謝之情。
該案只是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為農民工追索薪資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針對農民工討薪難這一問題,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視,對重大、群體性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暢通“綠色通道”,先予受理后補辦相關手續(xù),為農民工爭取更多的訴訟時間,助力農民工討薪維權。今年以來,旬陽市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59件,為農民工追回勞務報酬6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彭巧玉)
責編:張穎
編輯:劉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