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女,本科學歷,一級語文教師,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24至2025學年度擔任六年級4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曾先后榮獲柞水縣“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提高教育質量先進個人”“優(yōu)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她始終相信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溫暖邂逅,語文是心靈與心靈的詩意對話,而班主任的角色,則是這邂逅中最溫柔的擺渡人。在她的語文課堂上,抽象的文字化身為躍動的精靈,抑揚頓挫的誦讀聲中流淌著漢語的韻律之美,天馬行空的想象里蘊藏著文學的溫度。她以”讓每朵花兒都能綻放獨特芬芳”為教育初心,在三尺講臺上用心描繪著平凡卻動人的育人畫卷。
以熱愛為起點,讓教育成為心之所向
“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從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源于骨子里對孩子的喜歡,對教育的向往?!边@是謝娟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教育生涯的起點。19年前,她懷揣著對“三尺講臺”的憧憬,走進了小學教室,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看著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睛,聽著他們奶聲奶氣地喊“老師好”,她就暗下決心:“要讓這些孩子在我的課堂上,既學到知識,又能笑得開心。”這份初心,像一顆種子,在十九年的時光里深深扎根,長成了如今枝繁葉茂的“教育之樹”。
以擔當為本色,在平凡中踐行育人使命
“既然選擇了做老師,做班主任,就要擔起這份責任——不僅要教他們讀書,更要教他們做人?!边@是謝娟老師對“擔當”的理解,也是她的行動準則。作為語文教師,她的擔當體現(xiàn)在“讓每個孩子都跟上隊伍” “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她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提前20分鐘到學校,檢查教室的門窗、桌椅、飲水機,確保孩子們走進教室時,看到的是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每天放學后,她會再檢查一遍教室,看看有沒有孩子落下文具,有沒有未清理的垃圾,甚至會把歪斜的課桌椅一一擺好。她說:“孩子們在教室里待的時間比在家里還長,我得讓他們覺得這里和家一樣溫暖?!?/p>
以敬業(yè)為準則,用專業(yè)詮釋育人真諦
十九年,6900多個日夜,謝老師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她從不是校園里“最耀眼的那一個”,卻用“默默無聞、兢兢業(yè)業(yè)”的姿態(tài),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她為了備好一堂課,她會反復琢磨教材,查閱資料,甚至在家對著鏡子練習講課;為了設計一個適合班級的活動,她會熬到深夜,畫方案、列清單,確保每個細節(jié)都不出錯。帶畢業(yè)班時,她常常抽在校時間幫學生復習功課,卻從不說一句辛苦。有人問她:“教了這么多年,又當班主任,不累嗎?”她總是笑著說:“習慣了,看到孩子們有進步,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以真誠為橋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老師不能只做‘高高在上的教導者’,更要做‘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的朋友’?!边@是謝娟老師對“師生關系”的理解,也是她班主任工作的生動寫照,在學習上,她是嚴格又耐心的“良師”。講解課文時,她從不滿足于“講清楚”,而是引導孩子們“想明白”。在生活中,她是貼心又溫暖的“益友”。她認為“好的教育,是用真心換真心。”謝老師記得每個孩子的“小愿望”:幫想當主持人的女孩爭取升旗儀式的發(fā)言機會,帶喜歡科學的男孩參加學??萍脊?jié),甚至在下雨天,把傘讓給沒帶傘的學生。孩子們總說:“謝老師就像我們的大朋友,什么心事都能跟她說。”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讓她的班級總是充滿歡聲笑語,也讓孩子們對她有了“說不完的話”。
以堅守為常態(tài),詮釋教育情
十九年光陰,足以讓青澀的果實成熟,讓稚嫩的幼苗長成大樹。而她始終堅守在小學教育的一線,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瑣碎與堅持: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細致批改每一本作業(yè),耐心回復每一條家長消息,妥善處理每一件班級小事。同事們說她“像上了發(fā)條的鐘表,永遠精力充沛”,她卻笑稱“是孩子們的活力感染了我”。這份“默默無聞”的背后,是不事張揚的奉獻;這份“兢兢業(yè)業(yè)”的堅持里,是深入骨髓的教育情懷。當看到畢業(yè)多年的學生帶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回來看望她,當收到家長發(fā)來的“孩子現(xiàn)在特別懂事”的消息,她便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最珍貴的回報。
十九載春秋流轉,變的是一屆又一屆學生的臉龐,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熱愛與擔當。如今,她依然站在小學語文的講臺上,用溫暖的目光注視著眼前的孩子們,繼續(xù)書寫著屬于她的教育故事。因為她始終相信,教育是一場美麗的遇見,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她,愿做那棵始終扎根土壤的樹,那片溫柔推動的云,那個默默喚醒的靈魂,在基礎教育的沃土上,繼續(xù)耕耘,靜待花開。(供稿:柞水縣城區(qū)第一小學)
責編:杜鵬飛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