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26日,一場文化盛宴……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簡稱“博博會”)在呼和浩特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燦爛綻放,這是一場匯聚了全國文博領域成果的頂級盛會。陜西省級非遺項目岐山青銅器應西安中泰博文展示工程公司盛邀,由傳承人攜部分青銅器復仿制作品的參展,仿古青銅器為這場盛會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在展會現場,一件件匠心獨運精妙絕倫的青銅器復制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這些作品不僅在外觀上與古代青銅器極為相似,更在工藝上傳承了古人的智慧與匠心。讓觀眾和專家一同見證了千年古韻與現代創(chuàng)新交織的非凡魅力。
青銅器復仿制品的制作過程極為復雜,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從塑型刻紋,模具制作到鑄造、打磨、著色做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工匠們具備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深諳青銅器制作精髓的匠人,以其對傳統(tǒng)工藝的極致追求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僅守護了這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將其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們的作品,每一件都是對歷史的致敬與現代審美的融合,展現出青銅器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博博會”上,岐山青銅器第六代傳承人于國昂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作為這項技藝的守護者和傳承者,他對此技藝滿懷極大的熱愛,他耐心地向觀眾介紹岐山青銅器復仿制品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他的講解雅俗易懂,讓觀眾對這項非遺技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他還現場解析部分制作工藝,讓觀眾親身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受家風和環(huán)境熏陶,于國昂自幼便對岐山青銅器復仿制品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長輩的悉心教導下,他刻苦鉆研,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通過在上大學期間設計專業(yè)的刻苦學習并赴國外相關研學,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不僅熟練掌握了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還結合現代科技,對技藝進行了改進和提升。
岐山青銅器復仿制品的參展,不僅是對陜西這項省級重要非遺技藝的一次展示,更是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全球視野下的一次重要弘揚與推廣。通過“博博會”這個平臺,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青銅器復仿制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為這項技藝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博博會”創(chuàng)辦于2004年,是全球博物館行業(yè)頗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是展示博物館領域發(fā)展成果、增強中華文化自信、促進文博科技融合發(fā)展、相關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服務升級、擴展博物館服務社會功能、推動國內外博物館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來源:陜西省民間藝術促進會)
責編:楊拴明
編輯:李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