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實施兩周年之際,大荔法院聯(lián)合縣檢察院、縣文旅局在“中國黃河50景”之一的“天下第一倉”豐圖義倉揭牌成立“大荔黃河文化遺產司法保護基地”。
該基地設有文物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工作站、檢察公益訴訟文物保護工作站,集司法審判、檢察監(jiān)督、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普法教育、文旅融合于一體,重點打擊黃河流域破壞文物、盜掘古墓葬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文旅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推動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同治理,是對黃河文化遺產保護的創(chuàng)新實踐。
揭牌儀式在文旅局組織的秦腔、同州梆子等非遺文化表演中拉開帷幕。儀式由文旅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軍利主持,首先由文旅局進行了文物保護主題宣傳,翔實展現(xiàn)了大荔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與保護現(xiàn)狀。隨后,大荔法院黨組成員、審委會專職委員嚴偉,大荔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葛永鋒分別致辭,強調司法機關在黃河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關鍵作用,要求以司法之力筑牢文化遺產保護之基。
在與會人員見證下,共同為基地揭牌,并帶頭在“法檢共護千年脈 文旅同傳九曲魂”橫幅上簽字承諾。
儀式結束后,參會人員實地參觀了豐圖義倉,深入了解其歷史沿革與保護現(xiàn)狀,直觀感受司法保護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融合價值,并聯(lián)合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村宣傳活動,通過典型案例講解、法律咨詢等形式,提升群眾保護意識。
下一步,大荔法院將以基地為依托,持續(xù)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深化“生態(tài)+文化”司法保護模式;加強部門協(xié)作,構建“司法保護+行政監(jiān)管+社會參與”的保護體系,織密黃河文化遺產保護網,用法治力量守護民族文化根脈,打造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大荔樣板”。(李沙楠)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