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童真好奇心邂逅千年非遺技藝,當稚嫩小手觸碰傳統(tǒng)剪紙藝術,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在宜君縣文化館悄然開啟。11月25日,宜君縣第三幼兒園組織大班幼兒走進縣文化館,以“參觀+實踐”的形式解鎖宜君剪紙的藝術魅力,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親近家鄉(xiāng)文化,在動手創(chuàng)作中播下傳承的種子。

活動伊始,宜君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化身“文化向導”,帶領孩子們依次參觀了民間文化藝術展廳、非遺傳習所。展廳內,一幅幅色彩絢麗的宜君民間繪畫、一件件造型古樸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一張張構思精巧的剪紙作品整齊陳列。工作人員結合展品背后的故事,用童趣化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宜君剪紙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以及在民俗生活中的應用場景,讓孩子們對這項“指尖上的魔法”充滿了好奇,不時駐足觀察,輕聲交流,有的孩子還伸出小手輕輕觸摸剪紙的紋路,感受傳統(tǒng)技藝的細膩與精巧。

參觀結束后,剪紙實踐環(huán)節(jié)在文化館培訓室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文化館民間藝術干部郭華老師現(xiàn)場授課,郭老師從剪紙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講起,結合簡單的幾何圖形,教孩子們進行對折、裁剪的基本技巧及團花剪紙的剪法,讓孩子們更容易上手。郭老師穿梭在孩子們中間,耐心地進行一對一指導。孩子們熱情高漲,紛紛拿起剪刀和彩紙,認真地勾勒輪廓、小心地裁剪。看著自己親手完成的剪紙作品,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紛紛舉起來向老師和小伙伴展示,分享創(chuàng)作的快樂?!拔医裉鞂W會剪小兔子啦,真開心!”“剪紙真有趣,我回家要教爸爸媽媽一起剪。”孩子們的話語里滿是收獲的喜悅。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了家鄉(xiāng)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掌握了基礎的剪紙技能,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下一步,宜君縣文化館將堅守文化陣地初心,創(chuàng)新非遺傳播與傳承模式,策劃更多沉浸式、互動式的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活動,推動非遺文化從展廳走向生活場景,讓更多人感受非遺魅力、接納傳統(tǒng)技藝,讓千年文化基因在代代相傳中煥發(fā)蓬勃生機。(來源:宜君縣文化館? ? 圖片:白瑩瑩)
責編:杜鵬飛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