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陜西“村超”決賽終場哨聲落下,綠茵場的歡呼中,漢陰縣實驗小學一五班學生吳梓壕忙碌的小小身影悄然成為 焦點。人群漸散時,他主動開始收攏疊放凳子、打掃綠茵場地的認真模樣為熱烈賽場留下一抹溫暖的“文明印記”。這一舉動不僅是個人素養(yǎng)的閃光,更映照出漢陰“講文明、樹新風”的深厚底蘊,與志愿者的付出交相輝映。
在校園里,吳梓壕是熱心助人的小榜樣。他總以笑容回應(yīng)同學需求,耐心講題、幫扶伙伴;作為班干部,他盡職盡責協(xié)助管理班級、下課主動打掃衛(wèi)生收拾講桌,用細致與擔當凝聚班級力量,先后獲評“優(yōu)秀班干部”“班級小雷鋒”,在校園播撒文明種子。
“村超”的熱度不止于賽場拼搏。籌備時的場地清掃、秩序引導(dǎo),比賽中的物資補給、安全保障,漢陰志愿者始終堅守幕后:醫(yī)護人員待命護健康,公安干警烈日維秩序,商戶自發(fā)便民服務(wù),市民主動撿垃圾……他們用汗水護航賽事,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讓“村超”成為展現(xiàn)漢陰文明的窗口。
吳梓壕的自覺行動,是“文明接力”最動人的一環(huán)。他或許不懂“志愿者”的深意,卻用“收拾板凳”與校園學雷鋒活動遙相呼應(yīng),延續(xù)著文明新風。從大人到孩子,從場內(nèi)到場外,漢陰人用行動證明:“講文明、樹新風”是融入血脈的自覺,“村超”的魅力更在人與人的溫暖守望。
為吳梓壕的文明自覺點贊!為志愿者的默默付出致敬!愿文明之花在漢陰常開,讓每一份熱愛都與溫暖同行。(通訊員 趙風廷)
責編:張穎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