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fā)揮名師骨干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聯合體內教師專業(yè)成長,實現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努力構建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品質課堂。根據聯合體工作安排,開展小學語文磨課和點對點常規(guī)課活動,特邀陜西省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白小芳老師來子長市馬家砭鎮(zhèn)中心學校蒞臨指導?。
活動時間安排
白濤濤老師的《風娃娃》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銜接自然,教學語言富有親和力,在課堂中踐行新課標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由淺入深,課堂生動有趣。
趙瓊老師的《比尾巴》用“發(fā)現一問一答”的兒歌格式,讓學生思考動物們尾巴的特點,并嘗試寫出來。通過朗讀感受自然界動物們的可愛,了解動物們的生理特征,從而增強學生對自然、對動物的喜愛。
吳熙雅老師,通過講授故事《扁鵲治病》、《紀昌學射》讓學生增加了閱讀的興趣。通過解讀繪畫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懂得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以及懂得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的道理。
劉苗苗老師運用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問題引導法。讓學生領悟朱熹讀書之道中“心到”的重要性,反思自身讀書學習情況,樹立用心讀書、專注學習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敬畏之心。
李萍老師在講解《書戴嵩畫?!窌r,讓學生補充細節(jié),發(fā)揮想象講故事。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感受到獨特的藝術魅力。
研討會中,白小芳老師告訴我們: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備課,可以這樣做:分析學情、研讀課標、教師用書、教材,關注課后題。教學流程設計,需要緊緊圍繞目標來進行取舍。通過教材案例的運用,讓學生在語言運用、思維拓展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得到提升,達到語文學科立德樹人、文化自信的的教學目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家的引領,集體的智慧,集百家之長,才能精益求精。本次教研活動為我們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踐行新課標教學道路上的又一有力舉措,子長市馬家砭鎮(zhèn)中心學校會不斷求索,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推動新課程改革前進的步伐。(供稿:子長市馬家砭鎮(zhèn)中心學校)
責編:劉濤
編輯: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