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近年來,子長市財政局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抓手,聚焦作風能力提升、行政效能提升、民生保障提升,通過一系列“小切口”改革舉措,推動財政各項工作和服務保障能力發(fā)生“大變革”。
“小切口”破解“大難題”——“三函”制度讓資金跑出“加速度”。如何讓財政和預算單位聯系更緊密?如何讓服務更靠前更簡便更高效?如何讓一家推動轉變?yōu)辇R抓共管?子長市財政局黨委經過走訪調研、反復醞釀,創(chuàng)新性提出了“三函”制度。通過一次性書面告知,讓預算單位第一時間了解資金下達情況和業(yè)務辦理須知,變“來回跑”為“一次辦”,變“線下跑”為“線上跑”。通過預算執(zhí)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分析和業(yè)務辦理臺賬跟蹤,適時發(fā)送“提醒函”,提醒預算單位加快資金支付和業(yè)務辦理,在規(guī)定時限內完成各項工作。對“慢、拖、逾”事項發(fā)送“督辦函”,建立臺賬限期督辦,抄送相關部門聯合督辦,重要事項報市委、市政府掛牌督辦。通過“三函”告知提醒督辦,有效破解了資金撥付慢、業(yè)務辦理來回跑的老大難問題,讓資金跑出了“加速度”,讓“高效辦成一件事”成為了新常態(tài)。
“小切口”惠及“大民生”——農險“擴面、增品、提標”為農戶撐起保護傘。為推動政策性農業(yè)保險和農業(y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子長市財政局選取“蘋果”為“小切口”,實施蘋果保險三年攻堅行動,從2022年的10,085畝到2024年的24,172畝,穩(wěn)步實現了“參保面積翻番,掛果果園基本全覆蓋”目標。為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選取“玉米”為“小切口”,組織農險政策宣講小分隊走進集市、走進隊部、走進田間地頭,幫農戶算清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物化成本保險的經濟賬,玉米保險參保面積完成13,899畝,較上年增長44.29%,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占比達100%,為農戶提供了更貼心、更“解渴”、更高保障水平的農險服務。為推動農險從“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選取“生豬”為“小切口”,2023年、2024年連續(xù)兩年成功申報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創(chuàng)新試點,給“談價色變”的養(yǎng)殖戶吃上了“定心丸”。
“小切口”撬動“大格局”——規(guī)范項目收益歸集打通專項債全生命周期管理關鍵一環(huán)。近年來,子長市累計發(fā)行新增專項債券8.8億元,為全市高質量發(fā)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隨著專項債項目陸續(xù)進入運營期,如何規(guī)范有序歸集項目收益、實現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了財政面臨的棘手難題。子長市財政局以通過非稅平臺征繳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相關收益為契機,制定了《子長市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收益歸集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全市專項債券項目收益歸集(還本付息)工作推進會,成立了債務科牽頭,綜合科、國庫科聯辦的工作專班和全流程業(yè)務指導小組。通過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和摸索實踐,“一對一,手把手”幫助項目單位成功解決了項目掛接、收入科目掛接、繳款單打印、跨行支付、同行扣繳、退款處理等多個疑難雜癥,實現了財政云和非稅平臺的數據交互和業(yè)務聯通。婦幼保健院等11個項目單位已通過非稅平臺完成了2024年專項債付息及兌付費繳納。
精于細微之處,成于細節(jié)之中。子長市財政局將持續(xù)推進“小切口”系列改革,找準“小切口”,做好“大文章”,推動“大變革”,讓?精謹細微?的“涓涓清流”匯成財政改革的“一池春水”。(供稿:子長市財政局)
責編:劉濤
編輯: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