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國慶收假的第一天,渭南臨渭法院故市人民法庭干警深入基層,帶案下鄉(xiāng)并現場勘測,在當地村委會審理了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在群眾家門口成功化解了矛盾,普及了法律知識,延伸了審判服務。
原告孔某和被告陳某本是鄰居,兩家因二十年前土地確權產生的遺留問題,對其宅基地后方的土地產生權屬糾紛,村委會多次協(xié)商無果,故原告起訴到臨渭法院。承辦案件法官考慮到該類糾紛在農村地區(qū)具有普遍性,為了能讓此類案件起到示范指導意義,從源頭上化解更多矛盾糾紛,承辦案件的法官提前聯系當地村委會,多次組織庭前調解,最后決定用巡回審判公開審判的方式審理此案,同時通知當地村民和司法所工作人員旁聽,力求通過審理一案引導規(guī)范處理一批矛盾糾紛。
庭審中,承辦案件的法官平穩(wěn)有序地主持庭審活動,圍繞爭議焦點讓訴辯雙方充分闡明各自的意見。休庭后,承辦案件的法官又對涉案土地進行了現場勘測和調查,對群眾提出疑問進行了解答,對案涉法律法規(guī)進行了闡釋,引導廣大群眾認識法律、尊重法律。
庭審結束后,承辦案件的法官在家門口組織原、被告再次進行了調解,提出了令雙方均易接受的處理方案,從法理上釋明,從人情上說理,力圖真正化解鄰里矛盾,讓上一代的矛盾不要影響到下一代。
故市人民法庭不斷加大巡回審判力度,積極探索更加貼合群眾需求的審判模式,用實際行動打造“背上的國徽”、“行走的法庭”,讓群眾零距離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的目標,真正把公平正義帶到每一位老百姓身邊。(劉璽鈺)
責編:張穎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