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延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和延安博物館聯合舉辦第十二期“史志講堂”。延安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杜林淵作《文物延安》專題講座。延安博物館,市方志中心,寶塔、志丹、延川、甘泉等縣級方志機構工作人員,特邀嘉賓及部分歷史文化愛好者參加。
杜林淵以延安文物為切入點,從延安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歷史文物概況兩個方面,向聽眾展現了延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延安是“黃龍人”和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鄉(xiāng),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的混生林,是佛教文化“東傳西返”通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特殊的地理、歷史和人文環(huán)境,形成了陜北民俗文化的多元特征,造就了延安民眾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品質,崇武尚勇的剽悍氣質和勇于反抗、開拓進取的革命傳統(tǒng),使得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圣地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杜教授的講解,讓聽眾對延安的地理、歷史及人文有了進一步地了解,也讓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延安這片土地在我國的歷史進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會后,全體人員參觀了博物館歷史文化館展覽。(供稿:延安博物館)
責編:杜鵬飛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