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寧陜縣城濱河公園“村光大道”演出現(xiàn)場熱鬧非凡,舞臺上歌舞歡快、情景音樂劇精彩、民俗展演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而舞臺一側,寧陜法院普法宣傳設立的“法治攤位”同樣人氣高漲,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活動同步開展,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活動現(xiàn)場,寧陜法院普法宣傳小分隊設置的“普法宣傳點”十分醒目。宣傳桌上整齊擺放著各類普法宣傳手冊,干警們主動向前來觀看演出的群眾遞發(fā)手冊,結合群眾日常生產生活需求,用“家常話”講解法律知識。從鄰里間的宅基地糾紛,到家庭里的撫養(yǎng)贍養(yǎng)問題,再到務工時的勞動權益保障,每一個法律要點都結合真實案例,讓抽象的法條變得通俗易懂。
“法官同志,我家鄰居在兩家共用的過道堆了雜物,我出門都得側著身走,這事兒能通過法律解決不?”王大姐拿著宣傳冊,滿臉困惑地向干警咨詢。干警當即翻開《民法典》中關于相鄰關系的章節(jié),用接地氣的語言詳細解釋法律責任與解決辦法,同時建議先通過調解協(xié)商處理,盡量以溫和方式化解矛盾。聽完整套解答,王大姐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這下我心里有底了,再也不用為這事兒犯愁!”
針對高發(fā)的電信網絡詐騙,干警們則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揭露冒充公檢法辦案、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等詐騙套路?!胺彩钦f‘您涉嫌違法,需要轉賬驗證’的,全是騙子!”“刷單一開始給你點小利,后面肯定讓你血本無歸!”干警們一邊展示反詐宣傳海報,一邊反復強調防詐要點,提醒群眾“陌生鏈接不點擊、不明來電不輕信、轉賬匯款多核實”,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為讓普法更具趣味性,干警們還策劃了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大家知道,多少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嗎?”“遇到家庭暴力,除了報警還能找哪個部門求助?”隨著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法律問題拋出,現(xiàn)場群眾紛紛舉手搶答,答對者即獲得印有法律標語的普法環(huán)保袋、法治主題紙巾等小禮品,在歡聲笑語中,法律知識悄然走進群眾心中。
“既能看精彩演出,又能學實用法律,這樣的活動太實在了!”演出結束后,不少群眾仍圍著干警咨詢問題,大家紛紛為這場“接地氣”的普法活動點贊。(李娥 陳臻東)
責編:張穎
編輯: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