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近平關于民政工作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西鄉(xiāng)縣民政系統(tǒng)時,廣大黨員干部感受到的不僅是理論的深邃、思想的偉力,更是行動的號角、前行的指南?!墩帯分嘘P于民政工作地位作用、宗旨方向、任務要求、制度保障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民政工作“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基層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學細悟,筑牢“民政為民”信仰根基
《摘編》字里行間,浸潤著人民領袖對困難群眾的深切牽掛。西鄉(xiāng)縣民政局將學習《摘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引領學、支部“三會一課”集中學、專題研討深入學等多種形式,推動學習全覆蓋。全體干部職工堅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讀,深刻領會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與實踐要求。
通過學習,全局上下深刻認識到,“民政為民、民政愛民”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必須融入血脈的價值追求。干部職工的政治站位持續(xù)提升,服務意識顯著增強,“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更加彰顯。大家一致認為,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切實把黨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
篤行實干,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wǎng)

《摘編》強調,要“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西鄉(xiāng)縣民政局以此為指引,持續(xù)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
2025年以來,全縣建立健全多層次救助體系,截至目前,保障城鄉(xiāng)低保對象1.83萬余人,實施臨時救助2700余人次,特困供養(yǎng)人員3200余人,年均發(fā)放救助資金約1.7億元。同時,積極探索“資金+物資+服務”綜合救助模式,引入社工專業(yè)力量110余名,為特困、重殘人員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西鄉(xiāng)縣白勉峽鎮(zhèn)十字路村周大娘一家,經(jīng)民政專干主動發(fā)現(xiàn)并啟動“綠色通道”后,及時納入低保,三個孫子獲得教育資助,醫(yī)療困難得到臨時救助,生活重燃希望。這種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讓救助工作更加精準高效。通過踐行“一線工作法”,局領導班子成員下沉基層調研超100天,解決實際問題67個。依托“民政政策進萬家 服務群眾零距離”活動,推動各項救助政策落地見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砥礪前行,鍛造為民務實民政鐵軍

落實好《摘編》精神,推動社會救助工作高質量發(fā)展,關鍵在人,關鍵在隊伍。西鄉(xiāng)縣民政局大力弘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引導干部職工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
圍繞《摘編》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全縣民政系統(tǒng)持續(xù)開展政策業(yè)務培訓、崗位練兵,全面提升干部職工專業(yè)素養(yǎng)和履職能力,努力打造社會救助領域的“政策通”“活字典”。同時,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健全內控機制,規(guī)范權力運行,強化審計監(jiān)督,確保每一項救助政策、每一分救助資金都落到實處、用在刀刃上,全力建設陽光民政、廉潔民政。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f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鄉(xiāng)縣民政局將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永葆“實”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持續(xù)織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wǎng),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彰顯民政擔當,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西鄉(xiāng)實踐中貢獻民政力量?。ü└澹何鬣l(xiāng)縣民政局 覃茹)
責編:杜鵬飛
編輯:劉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