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富縣文化館開展非遺進校園整整一年了!去年以來,富縣精心挑選了鄜州霸王鞭、剪紙、泥塑、秦腔、面花、薰畫等深受群眾喜愛非遺項目開展進校園活動。并聘請7名非遺項目傳承人擔任非遺進校園授課教師,截至目前累計上課390節(jié)。
通過傳統剪紙教學實踐,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素質。剪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可以擴展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并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主動參與到中國傳統優(yōu)秀文化和遺產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中來,增強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民族自信心。
非遺傳承人張寧介紹道:“根據教學安排,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三月底,主要是學習單色剪紙,基礎作業(yè)部分,也就是說平時的紅色剪紙,從這學期開始,同學們制做彩色剪紙,創(chuàng)作作品大約100多幅。 學生通過在課堂剪紙學習,學生們不僅學到剪紙技藝,同時也學到了傳統文化、民俗知識,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得以加強,做事認真、細致等好習慣也有明顯的提高?!?/p>
延安榆林橋戰(zhàn)役紅軍小學副校長魏永安表示,非遺進校園活動開展以來,剪紙課程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也受到家長的廣泛好評。剪紙課程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文化生活又讓學生們了解我縣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授課老師張寧非常認真敬業(yè),孩子們學到了剪紙相關知識,也創(chuàng)作了很多作品。希望這項活動能夠持續(xù)開展下去,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我縣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
“近年來,富縣文化館不斷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將剪紙、薰畫,陶藝等非遺項目引入課堂,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授課,讓非遺文化不斷融入孩子學習生活。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民間文化,傳播普及傳統文化,培養(yǎng)了孩子們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促進傳統文化在傳承創(chuàng)新中煥發(fā)新的活力,讓“非遺文化”能夠薪火相傳。”富縣文化館副館長徐莉說道。 (安育芳)
責編:杜鵬飛
編輯:鄢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