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全區(qū)“三同步、三融合”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要求,進一步提升鄉(xiāng)村治理水平,榆陽區(qū)鎮(zhèn)川鎮(zhèn)堅持和發(fā)展“楓橋經驗”,在總結提煉“1146”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推出“四個三”工作法,采取“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推進、包片干部負責落實、轄區(qū)部門統(tǒng)籌聯動”模式,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全面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攻堅行動,真正實現存在問題及時解決、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的良好基層治理局面,無越級上訪和重大命案件發(fā)生。
堅持黨建引領,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三常服務”
構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途徑和載體。堅持黨建引領,“五級五長”末端精細化治理。鎮(zhèn)級標準化打造司法所、萬善橋評理堂、綜治中心,村級打造村民說事室,為群眾反映問題和表達訴求提供便利,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評理堂、綜治中心、司法所每天加強坐值班管理,說事室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落實專人說事,確保“門常開、事常辦、人常在”。
堅持源頭治理,縱深推進服務群眾“三變作風”
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意識,通過“冷臉變笑臉、上訪變下訪、被動變主動”,常態(tài)化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活動。在鎮(zhèn)政府設立信訪接待室值班公示牌,堅持每天有一名科級領導負責接待群眾來事咨詢和信訪接待辦理工作,設置滿意度評價器,強化接訪領導、接訪干部的服務意識,面對群眾反饋問題做到“耐心聽、認真記、多反饋、早解決”。由黨委副書記牽頭協調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評理堂評理人員等主動帶案下訪,化解矛盾糾紛和信訪存量積案。特別是涉及張?zhí)锎宓膹埾槠?、葛村、高沙溝等與部隊的遺留問題落實專人負責政策解釋、調查了解清楚后及時與部隊協調召集座談會進行進一步處理。各黨支部充分利用“雙六調解法”利用主題黨日活動、每月的村民說事日等有效載體,通過矛盾雙方自己評、黨員群眾大家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針對村里的纏訪鬧訪老上訪戶,定期上門走訪,掌握生活狀況、思想動態(tài),解決實際困難、化解潛在矛盾,將矛盾調解前移,做到矛盾消除在戶、化解在村。
堅持線索清底,建立矛盾糾紛問題“三類臺賬”
將排查出的問題歸類為“老問題、新問題、假問題”三類,讓“老”問題不再是問題,讓新問題及早被解決,讓假問題不再滋生。通過將社會層面、群體層面、家庭層面、涉外民商事等層面的矛盾糾紛作為排查重點,充分發(fā)動村組(社區(qū))干部、行業(yè)干部、駐村干部、公安民警、網格隊伍等基層力量,進村(社區(qū))、進田間、進家戶,拉網式全面排查矛盾糾紛,將排查出的矛盾問題按照“老新假”進行歸類,分別建立臺賬,落實責任人,限期解決。
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矛盾糾紛化解“三個到位”
對于“老問題”仍然暫時不能解決的堅決做好就地穩(wěn)控工作,落實責任人,倒排期限予以化解;對發(fā)現的“新問題”一經發(fā)現堅決不過夜,及時解決處理到位,不讓“新問題”再演變成“老問題”;反映的屬于訴求不合理的,無病呻吟的假問題的在多次耐心勸說的情況下仍無理取鬧的堅決打擊到位,絕不讓“假問題”變成“真問題”。對于當事人生活困難的通過采取政府救助、救濟、心理疏導等多種方式幫扶救助到位。這些措施的實施將矛盾糾紛徹底消滅在萌芽、化解在源頭、解決在村內,堅決防止“民轉刑”“刑轉命”案件和惡性命案發(fā)生。
自“四個三”工作法開展以來,榆陽區(qū)鎮(zhèn)川鎮(zhèn)累計排查外來人員11000人,社區(qū)矯正、刑滿釋放、易肇事肇禍等重點人員355人;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8件,解決群眾合理訴求70件,為民辦實事300余件,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受到了區(qū)委、區(qū)政府和轄區(qū)廣大群眾的一致點贊。(周治宇)
責編:劉朋濤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