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持續(xù)提升患者就醫(yī)體驗,促進醫(yī)院護理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近日,紫陽縣中醫(yī)醫(yī)院針灸康復科精心組織一場“我想更懂你” 角色轉“患”共情體驗活動,讓醫(yī)護人員模擬“患者”,體驗“被護理”的感受,感患者之所感,想患者之所想,旨在為患者提供更安心、貼心、暖心的優(yōu)質服務。
火針與針刺:從“緊張”到“共情”
“當我躺上治療床,燈光暗下,心跳不禁加快,我下意識攥緊了床單。”參與體驗的護士小陳回憶道。當醫(yī)師的手輕輕觸碰到皮膚時,一陣類似“蚊?!钡拇掏匆婚W而過,緊接著酸、麻、脹、痛的感覺順著經絡慢慢擴散開來,那一刻特別理解患者說的“怕疼又盼好,既擔心治療過程中的不適,又期待能緩解病痛。”

以往為患者操作時,醫(yī)護人員更關注手法精準度,卻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此次體驗后,科室醫(yī)護人員決定在今后開展火針、針刺治療前,會多花兩分鐘時間和患者聊聊治療原理,操作中用“現在會有點酸脹,是正常反應”等話語及時安撫,起針后也會細致查看皮膚狀況,用更耐心的陪伴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火龍灸:在艾草香里,體會“暖到心里”的治愈感
“剛開始只覺得后背有點溫溫的,沒想到越往后越舒服?!贬t(yī)師小楊體驗的是中醫(yī)適宜技術火龍灸,當艾絨被點燃,溫熱的氣息透過灸布慢慢滲入脊背,沒有灼燙的刺痛,反而像裹了床曬過太陽的棉被,暖意從脊椎蔓延到四肢,“艾草的清香飄過來時,整個人都放松了,汗細細密密滲出來的瞬間,突然懂了患者說‘暖到心里’是什么感覺?!?/p>

作為科室的特色理療項目,火龍灸深受慢性疼痛患者青睞,但部分患者因擔心“燙傷”而心存顧慮。此次體驗后,醫(yī)護人員優(yōu)化了服務細節(jié):治療前會提前調試艾絨溫度,用手背試溫后再為患者敷上灸布;治療中每5分鐘詢問一次“溫度是否合適”,及時調整艾絨用量;治療結束后,還會詳細叮囑患者“2小時內別碰涼水、當天別吃生冷食物”,讓人文關懷從治療延續(xù)到護理全程。
中醫(yī)拔罐:親嘗“揪緊的疼”,更懂“個體差異”的重要性
“以前看見患者拔罐時喊疼,總覺得是太敏感,直到自己體驗才知道,那種揪著皮的疼是真的?!弊o士長的體驗感受格外深刻。當透明火罐接觸皮膚的瞬間,冰涼的觸感讓人一激靈,緊接著罐體吸緊皮膚,肌肉被輕輕揪起,初期的不適感讓她忍不住想動,大概過了30秒才慢慢適應,這時候才明白,為什么有的患者會說罐口處好緊。
拔罐雖操作簡單,但患者的體質、皮膚敏感度不同,感受也大相徑庭。此次體驗后,科室決定根據患者體型調整罐的大??;留罐期間每2分鐘觀察一次皮膚顏色,及時詢問是否有不適。遇到皮膚敏感的患者,適當縮短留罐時間,從源頭上防范暈罐、燙傷等風險,讓“安全”貫穿治療全程。
中藥涂擦:為“冰涼的藥液”加熱,讓護理多份溫度
“藥液剛敷上時,一股涼意像劃過皮膚,下意識就把肩膀縮了起來?!弊o士小甘的體驗,讓她想起以往患者常說的“這個藥好冰?。 币郧翱傄蛎β岛雎赃@個細節(jié),覺得藥效到了就行,直到自己成為患者,才懂那份冰冷帶來的不適。

體驗結束后,科室立刻調整了中藥涂擦的流程:提前將藥液放在微波爐中加熱至37℃左右以接近人體體溫從而減少冰涼感給患者帶來的不適。對于怕涼的老年患者,還會在涂藥后蓋上薄毛巾保暖。小事見真心,我們多做一步,患者就能少一份不適。
此次“角色互換”活動,不僅是簡單的體驗,更是醫(yī)護人員跳出專業(yè)視角,站在患者立場審視服務的自我革新。從關注治療效果到兼顧患者感受,從重視操作規(guī)范到優(yōu)化服務細節(jié),每一個調整,都源于“感患者之所感”的共情。未來,紫陽縣中醫(yī)醫(yī)院針灸康復科將把“角色互換”作為常態(tài)化活動,定期組織醫(yī)護人員體驗診療流程,收集患者視角建議,持續(xù)優(yōu)化服務,以親身體會為患者送上更專業(yè)、更貼心、更有溫度的中醫(yī)護理服務。(楊忠琴? 郭 ?羊)
責編:杜鵬飛
編輯: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