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賡續(xù)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讓英烈的偉大精神融入思政課程。4月2日,榆林市第十中學團委組織教師和學生代表共計50余人,前往榆林市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教育活動。
下午17時許,蒼松掩映的烈士陵園,紀念碑莊嚴肅立,學生整齊列隊,神情凝重,現(xiàn)場氛圍莊重而肅穆。祭掃活動在高亢的國歌聲中正式開始。
馬剛副校長向同學們發(fā)出號召。英雄的名字,是歷史的豐碑,我們要永遠銘記。青年學生應當以英雄為榜樣,傳承精神之火,以青春之我,筑強國之夢,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洪流,用知識武裝頭腦,用行動踐行誓言,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征程中綻放光芒!
敬獻花籃,是青年學生對英烈的無限哀思與深切緬懷;俯身鞠躬,表達繼承先烈遺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決心;低頭默哀,將化作刻苦鉆研、奮發(fā)向上的青春力量。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書本中英雄的光輝形象化作墓碑前真實可觸的姓名與故事,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家國情懷深深鐫刻在青春血脈之中。
榆林市第十中校團委書記李淵向同學們介紹2010屆優(yōu)秀學子蘇萬飛烈士的感人事跡,她倡議同學們學習蘇萬飛精神,要將個體價值融入時代洪流,在現(xiàn)實中勇于挺身而出。蘇萬飛烈士已化作雪山之巔的星辰,但他用青春熱血寫就的精神密碼,永遠銘刻在民族精神譜系之中。真正的青春不朽,在于以生命守護信仰;最熾熱的愛,永遠指向腳下這片深愛的土地。
手掌撫過冰涼的墓碑,抹布拭過碑角的塵土,也擦亮了新時代中學生的精神星空。最好的緬懷是傳承,最高的致敬是奮斗。榆林市第十中學學子必將以英烈精神為燈塔,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共同書寫信仰與傳承的時代答卷。(供稿:榆林市第十中學)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