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坪縣袁家莊街道科協(xié)、工會、少工委聯(lián)合袁家莊街道中心小學前往“曲尺坊”木工學堂開展“研學啟智,豐潤同心暨探尋榫卯結構之美”科普研學活動。
走近木工學堂,同學們被學堂內的設備儀器、藝術作品與體驗場景深深吸引?!耙婚疽幻g,一轉一折之際,一凸一凹之巧,一陰一陽之妙,凝聚著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是約7000年前的中國古代的一項重大發(fā)明。凸的部分叫做榫,凹的部分叫做卯……”在“曲尺坊”木工學堂負責人戴朝禧的講解下,大家了解到榫卯起源、榫卯文化等非遺科普知識以及榫卯工藝品背后的故事。
“這簡直是比‘樂高’還有趣的國潮積木?!薄斑@也太神奇了吧,古代的能工巧匠真是厲害!”了解體驗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學生們紛紛感嘆中國古代匠人的智慧。在戴老師的教學下,學生們完成了6根魯班鎖的拆裝。從認識榫卯,到最后眼前呈現(xiàn)的精美工藝品,一塊不起眼的木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這堂生動的研學課,在學生們心里悄悄埋下了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
榫卯文化不僅是一門藝術和技藝,更是古人智慧凝聚的體現(xiàn)。此次研學活動,是佛坪縣袁家莊街道促進農村學校特色化、多樣化發(fā)展的一項舉措,更是推進科普服務全覆蓋,強化科技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的一次縮影。(周溦溦 張瑞芳)
責編:朱剛
編輯: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