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張柔然副教授一行赴寶雞北首嶺博物館開展“仰韶文化:100年的研究歷史和遺產影響”調研。寶雞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明利、文物科科長王明月、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辛怡華一同參加調研。
調研組先后參觀了文物展廳、墓葬展廳、崖體保護棧道、房屋遺址等遺存,通過觀看展板和文物、現(xiàn)場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北首嶺遺址的發(fā)現(xiàn)發(fā)掘過程、北首嶺人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等內容,實地調研后召開了調研座談會。
座談會上,寶雞北首嶺博物館介紹了北首嶺遺址在仰韶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調研組專家圍繞“陜西仰韶文化的意義及影響”“以什么方式更好地讓國際了解仰韶文化”三個話題進行了研討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陜西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區(qū)域。北首嶺遺址位于渭河北岸,文化跨度時間長,包含了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文化面貌,尤其北首嶺下層文化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資料。
近年來,寶雞市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多項遺址發(fā)掘成果引人注目,博物館建設進入發(fā)展“快車道”。各類博物館在場館設施建設、藏品保護研究、陳列展示和免費開放、滿足民眾需求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
仰韶文化對于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學術價值,如何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對仰韶文化各地遺址聯(lián)合申遺具有重要意義。與會專家表示,舉辦國際研討會、進行文化交流是取得國際話語權和國際社會認可的重要方式。建設考古遺址公園是服務群眾、發(fā)揮文化影響力和建立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方式。另外,博物館還需要與高等院校、專家學者共同聯(lián)動,用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徑指導文博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通過實地察看,調研組對北首嶺仰韶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工作給予肯定,此次調研有利于整合各地對于仰韶文化的理解,促進仰韶文化各地遺址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寶雞北首嶺博物館將繼續(xù)發(fā)揮陣地優(yōu)勢,開展多視角、多維度、多層次的價值挖掘,擦亮仰韶文化名片,提高影響力,增強群眾文化認同感,提高公眾參與度,做好北首嶺遺址的保護展示和仰韶文化研究工作。(張瑩)
責編:杜鵬飛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