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41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銅川市新區(qū)裕豐園小學特推出“先生精神鑄師魂 學子風貌寫人生”最美豐實教師事跡展播活動,這些老師們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在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接下來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金丹,中共黨員,1995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18年畢業(yè)于寶雞文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yè),現任小學數學二級教師。她擁有5年教育經驗,期間一直擔任雙班數學教學工作,核心專注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領域。
工作5年來,金老師積極參與校內外培訓,主動參加校級、區(qū)級賽課,既收獲榮譽也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她始終秉持兩大核心教育理念:一是“數學啟蒙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播下好奇的種子”,二是“陪孩子慢慢‘數’會成長”,并以耐心與創(chuàng)意貫穿教學始終。
針對低年級孩子具象思維的特點,她將數學融入生活場景:教加減法時用積木擺放演算,認圖形時帶領學生折彩紙拼小動物,學分類時共同整理圖書角、文具柜,讓孩子邊動手邊理解分類邏輯;課堂上還善用“道具”輔助教學,計數器作為“數學小助手”,手指謠作為記憶口訣的“魔法棒”,《數學啟蒙》系列繪本則成為課本的重要搭檔,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孩子易接受的“玩學”形式。
在學生培養(yǎng)中,金老師認為“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信心”。曾有班級女生因算錯題產生“我不會數學”的畏難情緒,她通過每日課間陪玩“湊10拍手游戲”,僅用三周便幫助該女生建立數學學習信心,讓其主動分享“算對題”的喜悅;課余時間,她還會在辦公室用孩子易懂的方式解答疑問。不少家長反饋,孩子已能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數臺階數量、計算購物找零,實現了數學知識從課堂到生活的延伸。
未來,金老師希望繼續(xù)擔任孩子們的“遞積木的人”與“數學玩伴”:陪孩子用小手擺弄教具、用小腳測量實物,讓他們逐步發(fā)現“數學是身邊的光”;同時,她計劃用更多趣味教學方式與耐心,幫助孩子扭轉對數學的認知,讓數學成為“身邊的朋友”,為他們留下“帶著甜味的數學童年回憶”。
馬媛,中共黨員,本科學歷?,F任教于裕豐園小學,擔任體育教學工作,從事教育事業(yè)五年,在教學中,處處以“愛”為基石,關心每一個學生,讓師愛的陽光照進每個學生心扉,并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
康德曾言:“人是唯一必須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過教育,人才能成為人?!?教育與生命緊密相連,馬媛老師自工作起,便深知肩負的責任。在體育教學中,她不懈努力,將學生發(fā)展視為教學核心,全力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秉持 “干,就干好” 的信念,她克服諸多困難,全身心投入工作,笑稱要成為 “多面手”。其勤奮的工作態(tài)度、優(yōu)異的教學成績以及眾多榮譽證書,彰顯了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與執(zhí)著。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學生的關愛。她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對優(yōu)秀學生,為他們打開更廣闊視野;對 “中游群體”,挖掘其潛能,鼓勵超越自我。她多次帶領校健美操社團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斬獲佳績。
日常里,她的關愛體現在細微之處:“課間了,喝點水”“天涼別吃冷飲”“注意增減衣物”…… 這些貼心話語飽含深情;撫發(fā)、折領口、拍肩頭,一個個小動作滿是呵護。家長的認可、孩子的笑臉,成為她職業(yè)幸福感的源泉。
魏書生說:“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就會發(fā)現無窮的樂趣?!?她深以為然并踐行著。她精心備課、認真授課,課后深刻反思。通過閱讀專業(yè)書籍、觀摩優(yōu)質課、聆聽專家講座,不斷充實自己,讓知識如源頭活水,源源不斷。
“登高山務攻絕頂,賞大雪莫畏嚴寒?!?教書育人,她責無旁貸;愛灑桃李,她無怨無悔。站在新起點,她將繼續(xù)拼搏,用愛心、責任和奉獻書寫教育新篇章。
來源:銅川市新區(qū)裕豐園小學
責編:杜鵬飛
編輯:劉凡